返回第128章 韩非(1 / 2)历史直播:祖宗!我的书店都空啦首页

【从六月份开始,天公不作美,一滴雨都没下,一直干到了八月份。

秦国这边,派出了四个郡的兵,帮着魏国去揍楚国。

秦王政十三年,桓齮这小子又开始闹腾,带兵去打赵国,把赵国的将军扈輙在平阳那块儿打了个落花流水,一仗下来,赵国十万人头落地,扈輙也挂了。

赵王一看形势不对,赶紧让李牧当大将军,双方又在宜安、肥下打了一架,这回秦军吃了瘪,桓齮屁滚尿流地撤了回来。

赵国为了奖励李牧,封他为武安君。

接着,秦始皇十四年,桓齮又不死心,继续去攻赵国,这次把宜安、平阳、武城这几个地方都给占了。】

宋民:“这历史,全是打仗的事。秦王政手下的桓齮也真能折腾,赵国的扈輙将军就这么没了,十万人头,这仗打得也太惨了!”

汉民:“赵王这回算是急了眼,赶紧把李牧给抬出来,还好这小子有两把刷子,把秦军揍得屁滚尿流的。”

唐民:“秦始皇十四年,桓齮又去赵国捣乱,这回连宜安、平阳、武城都给占了,赵国这回亏大了。”

清民:“这桓齮,仗打输了就滚回来,打赢了就占地方,这打仗就是抢地盘。”

谁要:“桓齮不是很出名啊。”

南沙湾:“史料记载得不多,同时期王翦又那么猛。”

明月湖:“历史上的大将如过江之鲫,能被后人记住的却寥寥无几。桓齮这名字,要不是这段历史,怕是也没多少人知道。”

咸鱼翻身:“说到底,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,但真正的英雄,无论胜负,都能在人心中留下印记。”

【韩王这回服软了,不仅把地给秦国,还献上玉玺,自己降格成了秦国的小弟,还派了个叫韩非的大公子去秦国当使者。

韩非,这人可不简单,他是韩王家的公子,脑子特好使,专研法律那套,刑名法术啥的,一看韩国越来越不行,就老给韩王写信,给韩王出主意,但韩王就是不听。

韩非心里特憋屈,他觉得国家治理得一团糟,不选能人,反而提拔一些花花公子,平时宠着一堆只会吹牛的人,真有事了才想起用那些拼死拼活的战士。

他看不惯那些正直的人被排挤,就研究了历史上的成功失败,一口气写了《孤愤》、《五蠹》、《内储》、《外储》、《说林》、《说难》五六十篇文章,十来万字,全是干货。】

太清晰:“韩国也真是灭的不怨,这么多人才不得其用,韩非、郑国、张良、韩信。”

裹了婆婆:“清醒的人是最痛苦的,明知秦是统一的最佳人选,还是不希望自己国家被灭国。”

牛胖子:“明知老婆跟别人过得好,我也没见几个人送出去的。”

豆包:“韩非大才,可惜路走叉了,差一点他就能找到人类的真理了。”

绿色头:“韩非在《五蠹》中告诉我们‘世异则事异,事异则备变。’

恰恰是因为他没做不到,反而更赢得人们尊重,想到他的往往带有同情之情,也正是这样让他在历史文化中高于李斯。”

南沙湾:“韩非可能实践不行,但理论很牛,他的着作都是后代帝王必读。”

西汉·司马迁:"观韩非之论,深得治国之道,其《孤愤》之言,直指人心。虽其身不逢时,然其言犹警世,令人长思。"

三国·诸葛亮:"韩非子,其智可比管仲,其谋可匹孙武,惜乎其时君不察,国破家亡,智者之悲,莫过于此。"

唐·杜甫:"韩非子之才,如明珠蒙尘,其智,如良弓藏于匣。国之将亡,其才愈显,其悲愈深。"

北宋·苏轼:"韩非子,其文如江海,其智如山岳。若非时命不济,何至于此?其文,其人,皆可为后世之师也。"

明·太祖·朱元璋:“韩非之法,虽严,却有其理,其人,若非时运不济,必为国之重臣。”